從旁觀者回到自己
在馮以往的作品中,或《坐這山,望那山》系列裡,小人佔據著作品一重要角色,是為幫助觀眾更清醒地作內省。「若把人像雕得很高,就會覺得它像死去了的偉人,觀賞者相對地便變得渺小。但我不想這樣,我反而想觀眾成為偉大的人。為達到這種效果,我要把雕像變成像玩具一樣的尺寸,這樣你便會覺得它是玩具,而自己是主人。觀賞者變得重要後,就會抽離,並能試著用另一種角度思考︰你會想,這是不是你來的呢?如是的話,你在同樣的環境之下,又會如何面對呢?」
然而來到「天際流」及「山脈」系列,人漸漸消失了,惟山水依舊。「對於人去了哪裡,我並無特定的答案。」雖任由觀眾自行想像,但馮卻仍希望能令觀眾更投入到作品當中。是以,他試著讓觀眾從觀視小人的他者,變成直視山水的第一身。「看畢很多有關壓力的作品,觀眾可看回一些靜態的山水作品,平靜自己、思考人生。」
就如「山脈」系列作品,靈感來自日本的枯山水石亭。枯山水石亭是日本寺廟中的一種庭院擺設,僅以石山和石米呈現山水,與中國豐富多彩的庭院風格大相逕庭,簡約得多。馮便挪用了這種禪宗美學於創作中,在不銹鋼桌上畫漩渦——雖無真切的山水,在觀眾眼中,雕塑卻成了山,桌子便成為了泛起漣漪的湖面。從「見山不是山」,來到「見山仍是山」的境界——既然一切皆由心所出,那麼只要心平靜,萬事萬物自然安寧。如能時刻有這種寬懷,大概壓力都會杳然消釋吧?
馮力仁:「景境 SCAPE 」
日期︰19/12/2013 - 7/1/2014
時間:11:00-19: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GROTTO Fine Art(中環雲咸街31C-D, 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