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美麗島》、《太平洋的風》影響兩岸三地音樂創作人、台灣民歌始祖胡德夫,將為台灣月演唱最新創作的《芬芳的山谷》,更邀得香港歌手鍾氏兄弟擔任其嘉賓,本場音樂會亦因而被喻為是一次「太平洋最有份量的聲音」,與獅子山下的「鍾聲」相遇。
戲劇結合旅遊
港人愛去台灣旅行是人所皆知,想不到台灣月亦饒富創意地以戲劇結連文化旅遊——推介觀眾看完《淡水小鎮》再去淡水小鎮。是故今次有多家淡水特色商店亦加入了台灣月活動,觀眾憑《淡水小鎮》的宣傳單張遊淡水時可兌換優惠,更有機會抽中港台往返的機票。
關於《淡水小鎮》一劇,是果陀劇場繼兩年前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再度以獲普立茲獎經典劇改編引介給香港觀眾。故事啟發自劇作家懷爾德 (Thornton Wilder) :「如果時間可以停駐,你最想回到生命中的哪一天?」此劇於首演距今已有二十五年,演出的足跡亦遍佈台北、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由開創華人音樂劇先河的劇場導演梁志民改編 《Our Town》,並融入台灣庶民特色元素。而歷任參與演出的重要演員,包括了歌手張雨生、陶大偉、蔡琴及今次版本曹啟泰,蔡燦得,而蔡燦得更以此劇榮獲今年上海壹戲劇大賞最佳女演員獎。
時裝大師洪麗芬作品展
七夕出生,曾自喻為織女的洪麗芬,天生一雙巧手使她注定要當一名蜚聲國際的時裝設計師——在1984年以Sophie HONG成立了自家品牌,以巧思把湘雲紗自古畫抽出,打造如唐代絲綢般高質的「洪絲」,現推廣至國際,法國時尚評論家亦以「洪絲」尊稱,作品曾兩度獲法國巴黎時尚博物館典藏。
而台灣月帶來的《Sophie HONG的絲生活—不被時空限制的設計》展覽,場館入口便以「洪絲」構成一條進入Sophie HONG世界的通道——布料的色彩、纖維質感與氣味,引導觀眾從細節處感受洪麗芬的設計世界。而台原團隊策畫的展演「Life in Silk」,將以光影、南管、電子二胡及臺灣布袋戲,演繹洪麗芬「服裝是為生活裡的人而設計」的理念,展示她的創作如何汲取來自巴黎與台灣的文化養分,展現一種跨國界的融合。
別開生面的茶酒派對登場
另一個嶄新的跨界演出,則是由不二堂及陶作坊總經理林榮國策劃的茶酒派對《混得好in the mix》。據說在今年台灣文博會演出時,已為行家們帶來了一次驚艷的文化體驗。有關節目概念,「酒」看似與茶搭不上關係,但在製作人林榮國眼中,兩者在本質上都需要長時間沉澱而得,都擁有一種超越時間、連貫古今的文化象徵意涵。不二堂於是以嶄新意念和實驗精神注入傳統茶文化之中,設計一場文化混音的茶酒派對,今次幕後更集結了包括調酒、影像、互動科技、電子音樂、產品設計等八個不同領域的設計團隊,打造出四季輪轉的茶酒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