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鐵車廂看人生百態
「令人發笑,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共鳴。」Edmond 擅長演喜劇,更曾經憑《頭注香》陸雲廷一角奪得2006 年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 鬧劇)。他認為,一個成功的喜劇演員,觀察力很重要,因為觀眾會笑,很多時是因為他們在舞台上看到一些生活中熟悉的東西,比如說某些典型人物:「例如在你搭地鐵的時候,通常有甚麼人會挨着條柱來企?」
生活中累積起來的各種經驗,成為了Edmond 的「百子櫃」,讓他更準確地抓住不同角色的神髓:「例如我們扮演傷殘人士,不可以就這樣扮隻腳有問題,而是在上街的時候,去觀察他們怎樣行。」演出身體有缺陷的人物時,資料搜集便更為重要,因為他不想貶低了他們:「之前《相約星期二》要做一個肌肉萎縮症的病人,我們便真的在香港找了一個這樣的病人,去探望他,去感受他家人的感受。」
「搭地鐵的時候,我會觀察現在正在發生甚麼事,甚至成為創作的題材。比如現在大家也有iPhone,有天我跟陳文剛搭地鐵,我說:『只是這一卡,十六個人中有九個也是拿着電話在按,無論是師奶、學生、文員……』」日常的種種細節,看在他眼中也是「舞台劇」的材料:「舞台劇不單是貼近生活,更是生活提煉得來的精髓,因為我只有兩小時。」
劇場外的盧智燊
說到戲劇以外的興趣,Edmond像個大男孩般滔滔不絕:喜歡釣魚因為它能平衡自己的急性子、喜歡玩具所以被形容為「細路」、想學結他、想學踢躂舞……在打了多年的保齡球身上,他更找到不少戲劇的影子:「演戲時,你只能夠追着自己的目標,不可以想:『下一句台詞是甚麼呢?』、『下一步要怎樣做呢?』你要看着你的對手,要交流。打保齡亦都一樣,雖然有很多東西要顧及,但最後還是要回到一點,以本能去做,不要想。我覺得保齡球對我的演技是很有幫助的。」
「很多人會問我:『你浪費這麼多時間,不去讀多點劇本?』但是我覺得在我的人生裏面,並不應該只有戲劇。」在今天競爭愈來愈大的戲劇界,作為演員,他覺得劇場以外的技能和經驗也非常重要:「我覺得戲劇的生命是豐富的,因為你要扮演這麼多不同的人,亦有這樣多的風格。所以我都奉勸做演員的,不要單單想着要做戲、做戲、做戲,也一定要接觸多一點不同的東西。」
舞台的力量
「舞台有一種魅力,可以令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種,甚至乎敵人,一起放進劇場當中,因為這是集體的藝術。」對舞台劇,Edmond 不單只是喜愛,更懷着一種祟敬,因為它能夠把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拉在一起,共同付出一百巴仙的努力:「有時明知這個人和那個人是有心病的,但是他們能夠因為想做好這件事,而將偏見放在一旁。」舞台劇是一種群策群力的藝術,在每場數小時的演出背後,都包含了台前幕後、宣傳、前台,甚至是接電話留票那一位的心機:「全部人也是為了一齣戲,這一種集體的力量很能感動到我。」
而一切一切的根本,便是愛:「舞台一定要有愛的存在,才可以將所有人放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歡舞台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