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並非簡單重來
林澤群提到這次重演並沒有掉以輕心,反而更是嚴陣以待,畢竟身為主角的他由頭帶到尾,整齣劇在台上又跑又跳又唱,情緒起伏大,對演員而言是個巨大的體力挑戰。「上兩次演出時經歷過生病與失聲,所以這次我更小心調理身體,並且與歌唱老師商量如何保養用聲。距上次演出已事隔6年,自己年紀也大了,身體也未必能支持到。所以更需要好好保養。」除了身體上的變化外,經歷時間洗禮,他對如何演飾角色也有了不同的體會。
林澤群談及今次演出融合了自己的個人經歷,當整齣戲綵排一次時,即使是相同的故事內容,但感受卻完全不同了。「始終演員在人生不同階段下對演出的觸角也不同,就像和我有對手戲的黃慧慈,她自己也帶了新元素進入角色中;又或是周志輝,同樣的台詞,但感覺卻全都不一樣了。不止是我自己,大家也將煥然一新,這就是重演有趣的地方。」演員也有回看以往的影片紀錄,反思過往的不足,審視如何把角色演繹得更好;而除了演員,他也提到導演銳意將劇目更加濃縮精要,希望把每場的場口去蕪存菁,把沒必要的東西拿走,令整齣戲更流暢。
演藝經歷
林澤群19歲時曾入電視台工作,他提到與劇場最大的不同便是等待。「那時我還小吧,在電視台感覺等多過做,這對我來說是很痛苦的事,但排舞台劇則不同,很『爽』,叫我朝10晚6回來便做足朝10晚6,可以演個不停。」經歷過電視台的洗禮,林澤群後來於演藝學戲劇,並到法國進修。「入電視台讓我愛上演出,但那時覺得自己的演技未夠好。我這個人性格很執著,對自己喜歡的事要做到最好。碰巧當時認識了一些演藝出身的朋友,像是詹瑞文及甄詠蓓等,他們也推介我去讀演藝。」本著去試的心態,又給他成功考進演藝,成為了其中一份子。演藝畢業後,他意猶未盡,更考取獎學金到法國繼續進修。
對不少人來說,到外國進修後回來,總會有很多機遇找上門。但在法國回來以後,林澤群反而過了一段極度窮困的日子,甚至乘車也要向人借錢。「在香港便是這樣,你一直在這行業工作,便會有一定的人脈聯繫,但只要你離開一會便很快被人遺忘。香港實在有太多事發生了,節奏太快,只要你不在脈絡裏便很快遭到遺忘。」在一些朋友介紹下飾演一些小角色,才慢慢開始回到戲劇人生,重新建立聯繫。他說最重要的還是出外靠朋友,或許這會讓人認為是朋友與朋友之間的小圈子,但林澤群認為人脈與實力是相輔相承的,「在所有地方工作也是一樣的,所謂的人脈就像提供了機會一樣,而在機會來臨之前則要做好準備充實自己,好多老師與前輩也說:『機會係唔知幾時會黎,但做得這一行便要隨時做好準備,裝備好自己。』」
編、導、演不定格
近年林澤群接觸多了不同的戲劇崗位,像是導演與編導的角色。他認為在不同崗位也有它好玩的地方,像上年編導的《嗚啦啦啦啦你的歌》,由無到有創作出來,到最後自己導戲,也是以往作為演員感受不到的。「擔任編導能夠發掘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十分好玩,對我來講並不需要定型自己是導演、編劇或是演員。關於戲劇,很多東西我也很想去嘗試。導演或編劇所需的思考與演員不同,這種思考轉換十分有趣及富挑戰性——演員是負責發掘內裏的可能性,用自己的經驗去演繹,而編劇則是要由頭到尾去想像整個結構,分別很大。」他最希望能跟隨不同的大師學習和鑽研,不需要限制自己只要做導演、編劇或演員,而是能隨意轉移。
談及目前,林澤群直言正身處夾縫之中。「過往曾獲得的獎項,是別人對自己的認同,那一刻很開心,但也已經過去了,最重要是現在。現在的自己正在沉澱,老又未太老,後生又稱不上,正在夾縫之間。」他想像如果自己是個導演,可以如何去用林澤群這個演員。「現時的我只可以很珍惜每次的演出機會,用120%的力量去演好角色。我經常記著一句說話:『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無論是主角或配角,最重要是演員自己做好它。」他也提到現時自己演戲要對人寛容點,要有平衡,做好事情之餘也要與人好好相處,不要破壞大家的感情。「現時我演戲,著眼如何做人多點,像毛sir所言:『你點做人,便會點做戲。』如何與他人磨合,最後生出大家所追求的東西,也是藝術之一。」表演藝術不只是表演上,如何通過與他人連結以完成演出,這過程也是藝術來的。
香港話劇團音樂劇《奇幻聖誕夜》
日期:16-17, 19-21, 23-25, 28-30/12/2017(19:45)
日期:26^, 31/12/2017,1/1/2018(14:30)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
票價:$350 / $240 / $170 (適用於19-21/12/2017);
票價:$380, $250, $180 (適用於23/12/2017-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