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焯諾 Charlotte Lui(可以hea的空間)插畫|繡花線、膠袋、墨水筆
畫家從觀察排檔檔主的生活面貌,再以速寫記錄街道文化,捕捉當下的第三空間。從作品中,我們發現灣仔排檔不只是一個生意買賣的場地,更是一個「可以hea的空間」,他們在這裡建立人與人的關係,吃喝玩樂,暢所欲言。而物料用膠袋代替畫紙,膠袋象徵排檔生意往來的重要物件。在每個膠袋上,加上Zoe Siu的毛邊法縫紉針法,每條繡花線顏色亦代表每個排檔的外觀顏色,作品捕捉了最當刻的排檔美麗風景,願你在排檔發掘他們的第三空間。
黃淑賢 Elaine Wong
(1) 訪問短片 (Connie 的回憶 | Kingsley 的搖擺舞 | Alize + Kevin 的鴿子 | Jackie 的海濱)
- 單窗錄像 | 有聲 | 1920*1080 | 11’08” | 循環播放
- 走訪四位居民,以不同方式訪問,了解在灣仔的生活點滴,透過錄像呈現多方面的灣仔印象。
(2) 儲物架上的珍藏 (灣仔) 裝置
- 每件物品都是一段故事,儲物架上的珍藏†(灣仔) 展示一系列從受訪者們收集得來的物品,邀請觀眾分享居民的美好記憶。
(3) 電冰箱上的時光 (灣仔) 攝影裝置
- 每幅照片都是一段回憶,電冰箱上的時光†(灣仔) 展示一系列為受訪者們製作的影像,有記錄性的,也有模擬過去的,邀請觀眾回顧居民的生活點滴。
(4) 留 _ 住的灣仔
- 單窗錄像 | 有聲 | 1080*1920| 13’00”| 循環播放
- 「如果明天要離開這個地方,再不回來了,臨行前,你會挑選到那裡些地方?」每位受訪者都會被問及這問題。黃亦嘗試尋找她的答案,並效法錄像藝術家Robert Cahen的Cartes postales vidéo,創作一系列活動明信片,作為回應。
蕭俞 Zoe Siu(排檔網絡故事)尼龍繩、排檔物品、紙
簡短訪問36個排檔檔主,聆聽了他們珍貴的排檔生活故事,搜集了每位檔主一件代表性的物品。同時以排檔中常見得尼龍繩連結了36件排檔物品,呈現出排檔中密不可分的關係,象微強烈的社區歸屬感。另一件創作素材則是收據,是檔主生意往來的紀錄工具,記錄了檔主貨物往來證明,同時記錄了檔主在排檔的生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