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利特是著名的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他的作品啟發了後來無數的創作:例如本土女作家西西的《浮城誌異》,以至早前進念.二十面體《唱K回憶錄》的海報。 他十歲開始學習繪畫,十三歲時母親投水自殺,他目擊了母親屍體被撈上來的畫面,這深深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1926 年,馬格利特開始了全職畫家生涯,並於 1927年加入超現實主義者的行列。他擅長利用精細的畫法,將日常物件放在不尋常的狀況下,製造矛盾與違和感,並賦與物件新的含義,從而衝擊觀眾的既定思維,令他們以不同的目光看四周的事物。
正如畫中的鏡枱和書本,證明了「這是一面鏡子」;而男人的兩個背影則反駁了這個「事實」,指出「這不是一面鏡子」。引伸到現實當中,畫中的鏡子其實不過是圖畫,但我們因為它沒有發揮鏡子應有的功能而認為它「不正常」,這不是很奇怪嗎?另外,馬格利特常常將文字和畫像放在對立關係上,他將畫名為《禁止複製》,畫面上卻出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男人的背影,究竟說的是「禁止複製」還是「複製」?
有趣的是,馬格利特的作品充滿問號,但他從來沒有提供解釋或答案。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畫:「畫面背後沒有隱藏甚麼,卻喚起謎團。當有人看見我的畫,他會問自己:「這是甚麼意思?」其實它沒有甚麼意思,因為謎團本來就沒有涵義,它是不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