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音樂盛宴
延續「貝多芬250週年」系列音樂會
港樂於2020/21樂季繼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呈獻四套精彩節目,全由音樂總監梵志登領軍。
- 本樂季的「貝多芬250週年」系列以作曲家引人入勝的《蕾奧諾拉》第二號序曲,以及不朽的第九交響曲打響頭炮。港樂聯同盛大的唱家班陣容,包括台北愛樂合唱團及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一同歌頌和平與歡樂(2020年10月2日和3日)。
- 港樂憑藉華格納《指環》歌劇音樂會的現場錄音榮獲《留聲機》年度管弦樂團大獎2019。梵志登與港樂再接再厲,在本樂季為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黛里奧》作現場演奏及錄音,由拿索斯唱片發行。屆時梵志登大師將率領一眾國際演唱名家,包括曾參與《指環》歌劇音樂會演出的奧尼爾(Simon O’Neill)、葛納 (Matthias Goerne)和法克絲 (Valentina Farcas),以及兩個合唱團──拉脫維亞國家合唱團和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合力呈獻費黛里奧的英勇故事,展示主人翁愛的力量,戰勝了政治的醜惡(2020年10月15日和17日)。
- 四度榮獲格林美大獎的小提琴天后安蘇菲.慕達(Anne-Sophie Mutter)重返港樂舞台,並夥拍她的朋友,透過三個音樂會,向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致敬。安蘇菲.慕達和大提琴家索爾塔尼(Kian Soltani)、鋼琴家洛瑪.絲凱德(Lauma Skride),聯手梵志登及港樂,奏響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節目更包括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及貝多芬深得觀眾歡心的作品,第六交響曲,「田園」(2020年10月23日)。
- 安蘇菲.慕達(Anne-Sophie Mutter)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專輯獲譽為「新穎、撩人、性感」。她將在與港樂合作的最後一場演出中重新演繹爾雅非凡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第一小提琴浪漫曲,而港樂橫跨兩個樂季的「貝多芬250週年」音樂會系列會以作曲家最愛的第八交響曲完美謝幕(2020年10月24日)。
梵志登六十歲生辰音樂派對
只此一晚的音樂派對!音樂總監梵志登誠邀港樂樂迷,參加他的登六派對。賀壽的嘉賓包括小提琴巨星貝爾(Joshua Bell)及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香港作曲家陳啟揚創作的港樂委約作品更會作香港首演。梵志登大師將會夥拍香港演藝學院的演藝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最著名、最多人喜愛的第五交響曲(2020年12月23日)。
久石讓與香港樂迷同賀七十歲生辰
炙手可熱的日本作曲家及指揮家久石讓(Joe Hisaishi)載譽歸來,將在香港迎來他的七十大壽!兩套節目中的所有音樂皆由久石讓大師親自創作,包括他的著名作品《Woman》及廣受歡迎的電影配樂《魔女宅急便》組曲(四場音樂會皆會演奏)。大師更會於港樂舞台上首演其兩首管弦樂作品──第二交響曲(2020年12月4日,晚上8時;2020年12月5日,下午3時),以及三支圓號協奏曲《邊界》(2020年12月5日,晚上8時;2020年12月6日,下午3時),由日本圓號演奏家福川伸陽(Nobuaki Fukukawa)、港樂首席圓號江藺及聯合首席圓號柏如瑟(Russell Bonifede)合奏。
10套精選梵志登節目
本樂季,音樂總監梵志登將指揮港樂演出其中10套精彩節目,與眾多國際知名的音樂家合作。更多梵志登精選音樂會包括:
- 1990年國際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冠軍,並創下比賽史上最年輕冠軍獲獎者紀錄的日本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Akiko Suwanai),將演繹浦羅哥菲夫情感細膩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配以貝多芬散發強烈英雄主義的第三交響曲,「英雄」,展現了梵志登及樂團的無限潛能。港樂更會首演樂團首席定音鼓龐樂思(OZNO) 所創作的短笛協奏曲,並由樂曲題獻對象,龐樂思的妻子施家蓮(Linda Stuckey)擔任獨奏(2021年1月22日和23日)。
- 一場音樂會、三首協奏曲!樂團首席王敬和首席大提琴鮑力卓(Richard Bamping)將世界首演香港作曲家黃俊諱的新作雙協奏曲。譽滿全球的鋼琴家畢比達 (Rudolf Buchbinder)將演奏拉威爾耀眼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最後巴托的樂團協奏曲亦會盡情展現港樂每個組別的魅力(2021年1月29日和30日)。
- 德國大提琴家霍格勒 (Jan Vogler) 將全情投入,為大家獻上德伏扎克豪邁奔放的大提琴協奏曲。馬勒驚為天人的第一交響曲由偉大的馬勒演奏者梵志登大師指揮,勢必將音樂會推向高潮(2021年4月2日和3日)。
- 梵志登與港樂前往歐洲展開巡演前,先為香港觀眾呈獻優先場。技藝非凡的德日鋼琴家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首度亮相港樂舞台,演奏莫扎特廣受歡迎的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同場港樂將送上蕭斯達高維契浩瀚的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2021年5月5日)。
- 這是由莫扎特與舒曼作品交織而成的激蕩人心的晚上。香港鋼琴家李嘉齡為莫扎特的第二十六鋼琴協奏曲,「加冕」施展魔法,港樂再以舒曼的第三交響曲,「萊茵」向德國城市科隆致敬。港樂「何鴻毅家族基金作曲家計劃」委約作品亦會在當晚作世界首演(2021年6月26日)。
首席客席指揮余隆
當今世界頂尖小提琴家雲基洛夫(Maxim Vengerov)重返港樂舞台,與港樂首席客席指揮余隆大師再度攜手,演奏全俄羅斯曲目,當中包括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2020年12月18日和19日)。
余隆大師聯同新晉音樂家蘇千尋、王雅倫、王應淳在農曆新歲前以音樂為未來祝願,送上浦羅哥菲夫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白遼士的《羅馬節日》序曲、杜卡的《魔法師的弟子》,以及聖桑的《動物嘉年華》(2021年2月6日)。
余隆再次指揮當代著名的中國作曲家陳其鋼的作品《京劇瞬間》,並與鋼琴家劉孟捷合作呈獻拉赫曼尼諾夫充滿激情的第三鋼琴協奏曲(2021年4月16日和17日)。
古典樂壇璀璨的音樂巨星
曾獲德國迴聲獎的英國指揮家謝利(Alexander Shelley)將首度執棒指揮港樂全年最大型戶外交響活動──太古「港樂.星夜.交響曲」,於中環海濱一邊欣賞維港璀璨夜色,一邊享受港樂奏嚮的美樂(2020年11月21日)。
極具魅力的結他巨星米諾(MILOŠ)與港樂合奏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吉他協奏曲之一,盧狄高的《阿蘭胡埃斯》,同場還有法雅的芭蕾音樂《三角帽》第二組曲,及其同輩作曲家德布西的《意像》:伊伯利亞與拉威爾的《波萊羅》(2021年1月8日和9日)。
單簧管名家莎賓·美亞(Sabine Meyer)首度與港樂合作,為香港觀眾送上單簧管的頂尖傑作──韋伯的第一單簧管協奏曲。與港樂的一小時古典樂聚會以李察.史特勞斯的《唐璜》及舒伯特絕美無比的第八交響曲,「未完成」為開首和結尾,肯定令人一聽難忘(2021年1月15日)。
德國著名指揮家奧圖(Ralf Otto)聯同女高音簡雪(Christina Gansch)、男中音鮑爾(Thomas E. Bauer)及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送上布拉姆斯不朽名曲—《德意志安魂曲》(2021年4月10日和11日)。
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及指揮家法比奧.比昂迪(Fabio Biondi)首度踏上港樂舞台,親自演繹莫扎特和韋華第的小提琴協奏曲。音樂會更包括港樂與香港芭蕾舞團合力呈獻兩個作品,並由港芭藝術總監衛承天特別為此編舞:莫扎特《小夜曲》活力充沛,節奏輕快;浦賽爾《仙后》組曲天馬行空,為一眾奇怪角色而寫的舞曲古靈精怪,原來是受莎翁《仲夏夜之夢》啟發(2021年4月30日和5月1日)。
為港樂樂季壓軸登場,樂團迎來指揮大師沙華斯達 (Jukka-Pekka Saraste)於港樂舞台的首度亮相,以及港樂前小號首席巴達仁(Esteban Batallán)的回歸,並將演奏托瑪斯難以駕御的小號協奏曲。港樂的2020/21樂季將以布魯赫納雄偉的第九交響曲畫上圓滿句號(2021年7月3日)。
香港音樂人才
港樂合唱團團長黃日珩率領香港兒童合唱團及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送上多首家傳戶曉的聖詩,為今年的平安夜帶來梵聲妙韻(2020年12月24日)。
2019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之一、香港女高音鄺勵齡在新年鐘聲敲響前送上威爾第和小約翰.史特勞斯歌劇中的詠嘆調。樂迷將在這場維也納新年舞會欣賞到圓舞曲大王小約翰.史特勞斯把音樂廳變為舞池,沉醉於一系列的首本名曲及更多迎新歲的歡快樂曲。來與港樂一同送舊迎新吧!(2020年12月30日和31日)
異彩紛呈的跨界節目
港樂亦很高興能在新樂季介紹一系列不同凡響的跨界演出。
港樂 x 港芭
在享有巴洛克和早期音樂專家美譽之稱的法比奧.比昂迪(Fabio Biondi)帶領下,港樂與香港芭蕾舞團將合力呈獻兩個作品,並由港芭藝術總監衛承天特別為此編舞:莫扎特的《小夜曲》及浦賽爾《仙后》組曲,以音樂和舞蹈給您驚喜(2021年4月30日和5月1日)。
電影及現場投影
美國作曲家柯利吉亞諾(John Corigliano)憑電影《紅提琴》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本樂季,在賈桑松(Sylvain Gasançon) 的執棒下,觀眾不僅能在港樂扣人心弦的演奏中完整欣賞這部電影,更能細聽小提琴家羅拉.聖約翰(Lara St John)現場演繹銀幕中優美動人的樂章(2021年5月29日和30日)。
李察.史特勞斯史詩式的《阿爾卑斯交響曲》生動地描繪山上的一天,龐大的管弦編制出動了特別樂器如風聲器、 雷聲拍及管風琴,山德靈(Michael Sanderling)的指揮配上麥利(Tobias Melle)震攝人心的影像,恍如置身阿爾卑斯山(2021年6月11日和12日)。
港樂帶領觀眾從英國廣播公司2017年鉅著《天與地II》系列中,以動物的角度觀看我們身處的星球,加上樂團現場演奏漢斯.森馬(Hans Zimmer)、積及.斯雅(Jacob Shea)、家沙.喀比(Jasha Klebe)等作曲家出色的得獎配樂,與觀眾來一趟非凡的探索之旅(2021年6月18日和19日;2021年6月20日場次為「太古週日家+賞系列」)。
太古輕鬆樂聚系列 x 世界音樂、爵士樂及現場插畫
印度得高望重的作曲家及小提琴家L.蘇布蘭馬尼亞(Dr L Subramaniam)、歌唱家姬思納穆蒂(Kavita Krishnamurti) 、嗒布拉鼓演奏家布施(Tanmoy Bose)、馬利當今鼓演奏家華夏芬澤(Guru Raghavendra),以及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將引領觀眾以音樂遊歷印度,進行一趟難忘的心靈之旅。音樂會曲目包括L.蘇布蘭馬尼亞為記念印度獨立70週年而創作的《印度交響曲》與寓意「和平愛好者」的小提琴協奏曲《珊蒂·普麗婭》。本節目屬印度港灣藝術節(2021年2月20日)。
香港爵士泰斗羅尚正與好友包以正、流行歌手衛蘭的精彩組合,將擦出最亮麗的火花,與觀眾共度隨心,即興,互動,非一般的古典爵士夜(2021年4月23日和24日)。
法國畫家龐格果(Grégoire Pont)隨著拉威爾、柴可夫斯基、艾爾加筆下的音符即席繪畫,與印度裔美國指揮巴爾(Ankush Kumar Bahl)帶來別開生面的樂畫體驗(2021年6月4日和5日)。
一家大細樂聚港樂
有誰對恐龍的故事不好奇?港樂與古生物學家文嘉棋博士 (Dr Michael Pittman)透過音樂與牠們作近距離接觸,一同了解有關這些雖已滅絕但魅力依舊的生物吧(2020年11月28日)。
小不點需要您!樂團首席中提琴凌顯祐接收到小不點的求救,立即化身指揮,並聯同主持人王耀祖及港樂,帶上小不點和朋友仔展開一場奇妙的音樂冒險,一起出發吧(2020年12月12日)。
與余隆大師以音樂歡送鼠年!杜卡的《魔法師的弟子》變出了人見人愛的老鼠米奇,他幻想去參加《動物嘉年華》。在聖桑的妙筆下,水陸空動物陸續出場,叫觀眾驚喜萬分(2021年2月7日場次為「太古週日家+賞系列」)。
全新音樂會系列
室樂友聚
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的三套室樂節目,各具特色,讓樂迷度過三個窩心的晚上:星級小提琴家安蘇菲.慕達(Anne-Sophie Mutter)聯同她的弦樂家朋友合奏貝多芬的弦樂三重奏及弦樂四重奏(2020年10月20日);莫扎特265歲生辰當晚,讓我們共度全莫扎特之夜,向他致敬(2021年1月27日);德國管風琴家舒米特(Christian Schmitt)首次來港,於香港文化中心使用亞洲最大型管風琴之一的萊格管風琴,與港樂銅管小組合奏美樂,送上巴赫、加比埃利、李察.史特勞斯的作品精選(2021年6月10日)。
三套節目各只演一場!
古典@九點系列
本樂季特別為忙碌都市人而量身訂做兩場音樂會,節目從九點開始,精選約一小時的輕鬆曲目,一氣呵成不設中場休息,並以港幣280元劃一票價發售所有座席。港樂樂師和客席音樂家將於音樂會後,於香港文化中心比鄰的半露天酒吧跟大家見面,在醉人的維港夜景下,一邊暢飲一邊分享美樂。
兩套節目包括單簧管名家莎賓·美亞(Sabine Meyer)送上韋伯的第一單簧管協奏曲(2021年1月15日),以及鋼琴家劉孟捷帶來拉赫曼尼諾夫充滿激情的第三鋼琴協奏曲(2021年4月16日和17日)。
合作餐廳:INK海鮮吧
港樂 × 大館:室樂音樂會系列
此音樂會系列自 2018/19 樂季推出以來,反應熱烈,透過不同作品呈現室樂的精緻和無限可能。於2020年9月起,港樂樂師將回歸大館演奏六個精彩節目*。
*原為2019/20樂季節目,因疫情影響而改期。港樂與梵志登的亞洲及歐洲巡演
在2020/21樂季,《留聲機》2019年度管弦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將前赴亞洲和歐洲七個國家、12個城市展開巡演,全由音樂總監梵志登率領。港樂將先於2020年11月於廣州和雅加達以貝多芬 250 週年誌慶為主題巡演。
自2015年造訪歐洲後,港樂與梵志登大師將在2021年5月再到歐洲巡演。此次巡演包括在華倫西亞、巴塞隆拿、奧維耶多、德累斯頓、盧森堡、科隆、阿姆斯特丹和安特惠普的首演以及再度踏足燕豪芬與柏林。在這十座城市的巡演之旅中,港樂很榮幸首度亮相於馬勒音樂節(2021),成為首個亞洲樂團獲邀參與這個每25年才在阿姆斯特丹荷蘭皇家音樂廳舉行的盛會。2021年歐洲巡演將呈獻貝多芬、德伏扎克、馬勒、莫扎特、拉威爾、蕭斯達高維契、華格納等大師作品。
港樂非常高興能夠攜手一眾知名獨奏家包括鋼琴家畢比達(Rudolf Buchbinder)及愛麗絲.紗良.奧特(Alice Sara Ott)、大提琴家霍格勒(Jan Vogler)、低男中音沈洋,以及港樂樂團首席王敬一同踏上巡演之旅。
同時,樂團亦將向世界展現香港年輕作曲家才華,分別於亞洲和歐洲首演陳啟揚和譚樂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