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畫了一系列的向日葵,有些是打算用來佈置他在法國南部阿爾勒(Arles) 的黃色小屋,以此歡迎即將搬來同住的高更。這時期的梵高努力作畫,希望不久將來可以開畫展,賣出幾幅畫,以減輕他弟弟西奧的經濟負擔。這個時期,梵高的生活並不理想,經濟壓力外,還飽受身體不適的折磨,受著精神情緒起伏的困擾。在高更來了同住不久,終因意見不合,而發生將自己一邊耳朵割下的悲劇,之後他便住進精神病院。
其後梵高雖然也曾離開醫院,但不久又被送回,也曾有一段時間留在離開阿爾勒不遠的聖雷米小鎮(Saint Remy) 中的一所精神病療養院。這段時期,梵高並不能隨心所欲的走到戶外作畫,他還是爭取每一個機會努力創作,除了畫了好幾幅自畫像,也將同被關進精神病院的病人作為繪畫的對象。在發病後的幾個月,他畫了著名的「星夜」。厚厚的白色顏料、漩渦般的筆觸,令月亮和星星在黑暗的夜空中仿似海上的巨浪翻滾,將梣樹也吹動到在空中飛舞;這幅畫也可以令人想像是一首激昂澎湃的交響樂!這樣震撼心弦的景氣是幻想出來的嗎?是一個情緒不安,對自己的將來不能掌握的藝術家,將內心的世界透過畫作向世人的一種傾吐嗎?
梵高的一生並不順遂,生活困苦,有時連買畫布顏料的錢也沒有,並要無奈地接受自己的畫作得不到欣賞和認同。梵高曾經在信中向西奧說,他覺得畫家一生中最困難的不是死亡,而是畫家在被埋葬之後,其作品是否能夠跟後人說話。他作畫的日子雖然只有短暫的十年,最後選擇以自殺了結自己鬱鬱不歡的一生,然而他的作品影響著無數的後來者,向欣賞他畫作的人說著話,傾訴著他內心積壓的情感。我相信很多看過梵高作品的朋友,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