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此劇,最印象深刻的是它如何深入地刻畫出薩里埃利與莫札特生命中的極端變化。薩里埃利原本渴望取悅神、服侍神,行事端正,對著他的得意女學生也規規矩矩;後來卻對神充滿仇恨,誓要向祂報服,甚至在莫札特面前假意扮友善,背後卻勾引其妻及立心要逼死他…這種由原本一位正派虔誠的教徒一百八十度轉變為要與神為敵的偽君子的劇變,要表現得有說服力,並不容易。因此縱使有好的劇本,仍不得不佩服導演鍾景輝及演出薩里埃利的盧智燊的功力。尤其想稱讚盧智燊,因其角色幕幕都是主角,要不間斷演出三個小時多並記熟長篇的台詞已經不易,他更能細膩地表達出薩里埃利的心路歷程,既有說服力,也叫人看出人心漸漸的腐化是可以很真實的。
劇裡也成功描繪莫札特由最初年紀輕輕就名成利就、萬千寵愛在一身到後來一貧如洗,被眾人唾棄那種天堂變成地獄的對比。一開始,他為奧地利國王及名門望族賞識,心高氣傲,終日花天酒地,後來卻是得罪權貴,被人淡忘,連其被後世推崇的名作「魔笛」也只能在貧民窟演出。看著他貧病交逼,連妻子也離開他的潦倒情況,真有點叫人窒息的感覺。這也得歸功於鍾景輝的指導及黃龍斌生動活現的演出吧。
此外,劇中大膽採用了現代衣著及佈景,為此劇添上現代感及新鮮感之餘,也似在告訴我們,劇中人物的故事,其實也在現代社會裡不斷上演…
最後,在欣賞劇中的製作演出之外,也被薩里埃利的悲劇結局警醒:人欲進步,超越自已,本來是好事。但若背後的動力是出於與人比較,成為嫉妒,結果引致仇恨、苦澀、怨天尤人、惡性競爭,甚至要踩低別人抬高自己,將競爭對手除之而後快,那就可以很恐怖。上天給予薩里埃利地位名利,他沒有感激珍惜,只著眼於神所沒有給他的東西,結果他的嫉妒引領他踏上墮落的不歸路,最後是良心抱愧,精神錯亂, 自殺收場。我們身邊何妨不是充滿這樣的人?總說香港人的快樂指數遠不及很多貧窮落後國家。與其為了追逐自己沒有的東西而營營役役,不如學習珍惜和感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相信生命會更精彩。
藝術總監:古天農
編劇:Amadeus/ Sir Peter Levin Shaffer
導演:鍾景輝博士
監製:張可堅
演員:盧智燊、黃龍斌、胡麗英、吳家良、余俊峰、盧俊豪、鍾一鳴、葉進、尚明輝、張滿源、張學良、張志敏、郭翠怡、王曉怡、賴曉珊、賈澤麟、蔡澤民、馮志坤、李小明、姚安遜
舞台監督:劉漢華
執行舞台監督:曾以德
製作經理:陳秀嫻
佈景設計:阮漢威
燈光設計:鄺雅麗
音響設計:何俊傑
服裝設計:李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