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一個好演員?有甚麼條件嗎?
我覺得最重要是有沒有「心」,知識和技巧可以慢慢培養、慢慢鍛練出來。假如你有技巧但沒有心,表演的時候就只能夠做到一個軀殼,而不是一個有靈魂的人物。
去到現在這個階段,我會想:「為甚麼我們要做這齣戲給觀眾看呢?」對我自己來說,除了做好一個角色、做好一套戲之餘,也想跟觀眾分享一種對生命的體會和態度。有這種目標、有這種使命感,我覺得這便是一個好演員需要的條件。
在導演和演員之間,你比較享受哪個角色?
其實兩個我也享受!有人曾經問我:「你會不會轉去做導演?」我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再嘗試、再去學習做導演,但我仍然非常喜歡去演戲。而且我覺得做演員最寶貴的就是,當他們在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角色適合他們去做。當我二十歲的時候,我做不了四、五十歲的角色;當我四十歲的時候,我便不需要去做二十歲的角色。而正正就是因為戲中有不同階段的演員,才能夠讓它有豐富和適當的質感。
誰是影響你最深的前輩?
King Sir (鍾景輝博士),在我們入學的第一天,他已經告訴我們一些很關鍵的提示,而且是一些永世都很有用的說話。我甚至現在也會跟年輕一點的同學或者剛剛入團的演員分享。例如他告訴我們演員最重要有甚麼心態、也跟我們說演員是一份很不穩定的工作。另外,他也跟我們說:「不是要看我們十年、二十年,就會有些甚麼成就,他說要看的是三十年、四十年。」
﹣也影響了我很多。即使他是個外國如此頂級的導演,來到跟我們合作,他仍然會用一種很平等的態度,很樂意去分享他做這部戲的使命,亦很尊重我們給他的意見。在這種共識當中,雖然有些東西可能未完美,但大家找到一種很一致的方向,有一種很清晰的使命感,如何將這部戲呈現給觀眾,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劇場的一種精神。
對於你來說,舞台劇是甚麼呢?
劇場是你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你決定了要與觀眾分享這一個故事,而觀眾也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裏面……他可能在三個月前便決定了要買這一晚、這個時間的票,預計了這天他一定會來看。這種「人和人決定在這一剎那要相聚」的意義,我覺得現今來說是非常寶貴,而且很神聖。我們可以拋開身邊的一切,只在這個空間裏面,投放大家的時間,我去表演給你看,你作為觀眾,願意去放開其他的東西,來到跟我們共聚,去說這個故事、去聽這個故事,我覺得這就是劇場的價值。
所以我很喜歡做劇場,也很願意到劇場睇戲,令到人和人有一剎那,可能他們完全沒有身體接觸,但是在精神上,在那兩個小時入面,他們在當中建立了一個聯繫,我覺得這就是劇場的意義。
在劇團中,未必每個角色也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不過這也是一個挑戰——無論你喜愛還是不喜愛這個角色,你也把他變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給觀眾去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