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藝潮博覽會旨在創立一個藝術平臺,讓青年及獨立藝術家展示自身作品,讓他們有機互相交流切磋。而博覽會更設立藝術獎項,鼓勵並推介藝術家。於發佈會中創辦人黃白露亦提到希望把收藏藝術品行為推廣至普羅大眾中。
國際藝術家系列有71位參展藝術家,分別來自19個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台灣、伊朗、印尼、波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南韓、美國、香港、紐西蘭、馬來西亞、敘利亞、斯威士蘭、瑞士、墨西哥、澳門及澳洲。希望藉由藝術交流及溝通,把藝術家內心世界傳予大眾。而新藝潮亦請來了藝術界資深人士組成專業評審團隊評審,參展的藝術家均已經過初步遴選,入圍藝術最後將再競逐「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出席發佈會代表初審評判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姚進莊特別提到,評審主要就藝術家自身角度出發去看作品,了解藝術家的看法為主,其次以作品與社會時事有否相關,獲選出線的藝術家僅代表評審角度。獎品包括新藝潮國際藝術家獎金、銀、銅獎,現金獎,及三個月的「臺北國際藝術村駐村計劃」。
多元系列由不同藝術單位、畫廊及藝術家組成,包括南非畫廊Danger Gevaar Ingozi、香港迷日本插畫家小野寺光子、年輕藝術家香港11歲的劉見之及俄羅斯14歲的Murashko Gordey、香港藝術家阮大勇、年輕插畫家李嘉朗、看界畫廊呈獻藝術家定如凈的作品、永藝術空間、香港展能藝術會等,呈現不同藝術理念及風格創作。
特別計劃系列Next +,由資深策展人梁兆基策劃,旨在推廣香港年輕藝術家,邀請超過30位本地傑出的新晉藝術家參與。系列分NEXT SPECIAL、NEXT CONTEMP、NEXT FUN三部份,有不同媒介作品展出。
於10月7日(星期六)及8日(星期日)將有不同講座舉辦,有趙力教授、馮博一、許慧賢、Lee GARAKARA、Ron Tan & Sharon Yeung、院薛呂博士、陳育強、吳達坤、Adam Budak及其他,談討不同藝術議題,供大眾參與。
發佈會到場藝術家共有9位,分別為曹涵凱、何紀嵐、Jeremy Sawyer、Nooshin Sawyer、張馨儀、蕭宛如、Linda Barnes、張展恒及劉見之,他們亦在場介紹自己及作品。於發佈會後請來何紀嵐及張展恒做個人訪問。何紀嵐創作以現代水墨畫為主,他提到對於新藝潮博覽會展望能與不同藝術家交流,增加自己的視野之餘能推廣水墨藝術。張展恒則是視覺藝術家及設計師,創作以觀念主導,希望把藝術推廣至大眾。問及張展恒有關首屆新藝潮博覽會事宜,他明白首屆籌備上有所不足,但亦相信有了首屆舉辦的經驗,本屆的博覽會將將會更加出色。
第二屆新藝潮博覽會
日期:2017年10月6至9日
地址:中環PMQ元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