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49歲的Mr.,本名岩本正勝,在東京創形美術學校(Sokei Art School)準備畢業作時認識了村上隆。村上回憶著說「對當時其裝置藝術的畢業作不屑一顧,並認為他裝模作樣,抄襲意大利六十年代「貧窮藝術」(Art Povera)的風格。後來我讓他給我看他畫的大量少女素描,結果我看到他在畢業作裡未曾顯示過的一面。」自此Mr. 便成為其首席弟子,在2000年,村上提出超扁平(Superflat)美學理論,嘗試模糊流行藝術與正統藝術的界線。作為此運動的一員猛將,Mr. 把動漫這大眾藝術的形式推上更高層次,作品深具影響力。近年來他逐漸受到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關注,吸引到不少追隨者。展覽也一浪接一浪地舉行,繼2013年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展覽「好樣!」,再於2016年在首爾籌辦個展「Tokyo, The City I Know, At Dusk: It’s Like a Hollow in My Heart」。為了呈現戰後的漫畫世界,展場內到處都有破爛的廢紙和人偶木版等,連牆壁也設置得殘破不堪。他所繪畫的作品則完好地掛在牆上,由於用色大膽誇張,與場內的設置非常搭配。而這個月在香港的新展則是他在2017年闊別世界展覽一年後的第一個個展。
眼看他的作品和村上隆一樣,充滿色彩與日本味的卡通人物。可是其畫風主要是持續專注地將當今日本隨處可見的可愛少女繪製成動畫或電玩角色風格,可見滿滿皆是出於自身的「蘿莉控」和御宅族。「蘿莉控」即是對蘿莉塔角色帶有極大的情意結,Mr. 深受純真女孩的快樂童年所吸引,因為這正是他所缺乏的。然而作為慾望對象卻有違道德禮教,無疑令他不期然地卻步。而「萌」這一詞對他來說就是蘿莉塔情意結減去了情色的部份,它不單止是藝術概念,更是美學原則,以無邪少女為一種表現模式。「萌」本是日本俚語,意謂對虛構女童戀物式般地迷戀。為了與世界接軌對話,Mr. 特別加入了西方街頭塗鴉藝術元素,突破過往的陳腔濫調,當中看見少女頭像、潮物及海報標語縱橫交錯,呈現一派錯綜複雜的景象,並傳達出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在那種層層疊疊的文化底蘊和潛台詞,完全是出自他那條理分明和嚴謹的態度而精心設計的風格。表面看來,Mr. 筆下的角色雖然均帶有情色動畫的成份,但村上隆初看其畫作時還比喻為像看到西班牙大畫家法蘭西斯高.哥雅(Francisco Goya)那些黑暗繪畫系列時那麼震撼心靈。村上驚嘆不已地說「超越了色情而抵達了藝術的脈絡,畫作才足以讓觀賞者折服。在歐美藝術界,吐露出作家真實的心情,才是作品能夠被接受的重要元素。」顯然他聽到了埋藏在Mr. 靈魂心底裡最真實的聲音。除此之外,作為一位被譽為是發揚御宅族藝術的表表者,Mr. 曾略帶可惜地說「即使能夠在御宅文化的氣勢裡把本身有趣的部分傳達出去,但畢竟要讓外國人理解這些氛圍還是很困難的。」藉著御宅藝術,他投射出本地的意識和情懷,所以其作品也內藏精密的本土符號,甚至批判社會的功用。他更擷取經典動漫元素,傳達給西方的觀眾。Mr. 的藝術特色,尤其在於展現自己感到愧疚的事物。他把御宅族的陰暗慾望投射出來,透過精緻細膩的筆觸將漫畫的細節移到畫布上,創作另一番意象,在抽象背景中通過純真無暇的「萌娘」表達自己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