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媛(P:Perry) 尹子維(T:Terence)
你們怎樣看發生在曹七巧身上的悲劇?
T:我覺得雖然《金鎖記》這個故事發生在民初,但其實對現代的女性也很有共鳴。或者現在很多的情況都不同了,但女性對結婚對像的條件,很多都不是純粹以愛情來選擇。當她們選擇結婚對像的原因變得複雜的時候,便自然會有很多矛盾和不滿產生。
P:我也同意,當初曹七巧答應嫁入姜家,錢也是她其中考慮的因素,而不是純粹為愛情。現在的女性就更加如是,對於愛情和婚姻,當她們不是由愛去出發的時候,便產生了很多所謂的「雜念」:金錢、地位、利益……其實當你得到某些東西,便要犧性另一些東西,或者承受它所帶來的後果,而曹七巧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縱使現代社會不再出現「盲婚啞嫁」,但其實我們現在常常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你們又怎樣看這種狀況?
P:可能因為處身於男性世界之下,所以現今的女性其實很缺乏安全感。而社會環境卻令人覺得,只有金錢才可帶來安全感。所以女性一直以來都在「搏命」,地位愈來愈高,也能夠獨當一面,賺到錢。但她們是否真正得到安全感呢?其實未必。
T:安全感也不是純粹金錢可以提供得到。在很注重金錢的社會中,我們很容易會忽略了人性的需求。無論男或女,當為了金錢或者其他的原因結婚,可能過了五年、十年,便會覺得「咦?點解我咁唔開心?」、「點解我好似少左啲野?」我覺得現在很多人也有這種矛盾。
這次原著故事和舞台劇之間,其中一個最明顯的分別便是季澤與七巧的感情線,你們又怎樣看這段關係?
P:真是苦戀!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笑)她因為金錢、名利嫁入姜府,沒有想過她的老公是這樣的情況( 癱病)。很不幸她又愛上一個浪子、一個不會專一的男人,所以真的很痛苦。但我相信,曹七巧其實可以離開姜家,去尋找自己的愛情,但偏偏她又不是,而是要抓緊那些錢。覺得自己犧牲了這麼多,不可以空手而回,至少要在分家的時候分到一份。所以說,當你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自己承受後果。
T:其實這段關係,在我的角度來看也是苦戀。在姜家這種名門望族,就算是少爺,其實也沒有自己的自由。
P:一切也是明媒正娶,「木門對木門,竹門對竹門。」
T:所以就造成了季澤一些反叛的行為。這兩個人,在這種家庭下受壓抑,如何可以逃離這種環境?其實這段關係就是說這種「逃走」的欲望,但確實他們又脫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