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綺雲
昆斯:傑夫.昆斯(Jeff Koons)
官:首先很多謝你在萬分緊密的行程裏撥冗出席!你如此厚待學生們是否因為在你學生時期,同樣受到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熱情的款待?
昆斯:哈哈!你觀察得相當仔細。在年輕時得到自己喜歡藝術家的接見,那興奮和緊張的心情是難以言喻。而這經歷無疑在潛意識裡影響著我,那時我只是位無知少年,然而從小我便對美感和情感的關係特別敏感,得知達利入住紐約聖瑞吉絲大酒店(St. Regis Hotel)便在母親的鼓勵下,冒昧唐突地打電話給他要求見面。他是如此的慷慨和大量,和我分享了他對創作以至人生的想法。
官:這樣的談話內容對少年的你來說,會否難以理解?畢竟你那時還沒有足夠的人生體驗。
昆斯:我從小已是很懂事的孩子,也思考得比較多。在孩童時期,更經常在放學後逐家逐戶去銷售糖果和包裝紙張以賺取一些零用錢。雖則其後在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和馬里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深造繪畫,然而我對哲學理念、生物學、心理學、物理科學,以及社會學的興趣從未減少。
官:可否跟我們說說你的作品如何和哲學連上?
昆斯:早於1977年我就利用充氣物料進行創作,製成兔子和花束,可見它們早已是我個人的標誌。於我來說,充氣物是和生命能量有聯繫的,這一呼一吸不就是生命延續的象徵嗎?
官:你這樣的看法,使你充滿浪漫氣息呢!
昆斯:我也覺得自己蠻浪漫的。好像我早期一些概念形式的雕塑,譬如說《平衡》(The Equilibrium)系列,其中有一組是三個籃球漂浮在裝了一半蒸餾水的玻璃水槽內。這平衡真需要好好掌握呢!要是太重的話,這籃球會沉在水底,太輕則會浮在水面。
官:聽說為了使籃球漂浮在水中間,你還特意諮詢了諾貝爾得獎物理學家?
昆斯:是啊!一天在飛機上讀到一篇關於這位物理學家的文章,就想倒不如直接去請教他吧!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水槽不就是子宮嗎?而籃球則隱喻為胚胎。
官:我很好奇在創作的過程中,要到甚麼時候你才認為作品終於完成呢?
昆斯:那是很明顯的,就是當我不再有慾望把心中所想轉化為實物。我不再有想法,那創作就自然到了該停的一刻。一般我需要至少兩年時間準備,所以很多時我會同時進行幾個創作,然後不斷地往返不同的意念。
官:踏入二十一世紀,你的作品都是以「近成品」的概念,而這個方式也運用在雕塑中,並同樣取得巨大的成功。
昆斯:你指的是我在2000年創作的《尼亞加拉河》吧!輿論稱我挪用雜誌圖片,故對我提出訴訟。然而法院裁定我把圖像拼貼式畫在一個平面上,屬於合理地對照片的使用,皆因這是為創造新的資訊、新的美學和新的見解的一種新方法,並對原來的意義已進行了轉換,故判了我勝訴。
官:這場官司也驗證了關於藝術與非藝術之爭的問題。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藝術的創作方式一定是作者要對作品具有原創性。但是隨著藝術的發展,新的方式應運而生。後現代社會中產生的大眾文化、庸俗文化,已不再是畫面的唯美及繪畫的技巧,而是觀念的更新。
昆斯:又如英國倫敦蛇形畫廊之前展出我的動漫形象作品《大力水手》,它是從三張漫畫和一張照片中取材的,我在原作中這裡取一點,那裏取一點,然後加以拼湊,湊成自己的作品。繪製作品時,先把雜誌圖片掃描到電腦中,然後用幻燈機打到畫布上,按照它們的色彩依次畫上不同顏色,最後形成超現實意味的畫作。
官:確實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藝術家們探討藝術在大眾傳媒時代的意義,以及隨之而來的藝術再現危機。在那個時代背景中,你利用廣告、市場行銷和娛樂業中的各種視覺語言,與大眾交流,探索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極限。我知道今年在香港巴塞爾你帶來《凝視球》(Gazing Ball)系列中的三件作品。從2013年開始,你便透過此系列探討並打破了眾多藝術史的教條,包括原創性、圖像學和凝視的概念,更呼應你對「自我接納」與「個人超越」主題的持續探究。
昆斯:其實觸發我創作《凝視球》系列的是在童年時於家鄉賓夕法尼亞州約克市常見鄰居們的庭院裝飾。他們會把直徑約十二吋的「凝視球」置於家門前的小花園外,路過的無一不被它吸引眼球、駐足細望,彷彿看到宇宙深處,遊走在漂浮不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那時候沒有甚麼玩具,這「凝視球」帶給我無限想像的樂趣。故我把由反光玻璃製造的「凝視球」融入並放置在以潔白石膏製成的古典雕像、日常生活的物件,或是手繪仿製的西歐名畫的正中。
官:讓我先一一介紹作品吧!於2013年作的《凝視球(蹲伏的維納斯)》(Gazing Ball(Crouching Venus),其石膏人像以一件公元後一或二世紀的羅馬雕塑為原型,而該雕塑則是模仿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時代一件已遺失的作品。另外,展出的有2016年作的《凝視球(丁托列托,銀河的起源)》(Gazing Ball(Tintoretto The Origin of the Milky Way),原作來自丁托列托的後文藝復興時期畫作,描繪了有關銀河起源的拜占庭神話。還有,作於2015年的《凝視球(林布蘭,戴著一頂帽子的自畫像)》(Gazing Ball(Rembrandt Self-Portrait Wearing a Hat),原作是十七世紀荷蘭偉大畫家林布蘭於1642–1643年創作的油畫《戴著一頂帽子和兩條項鍊自畫像》。它們全都玩味感十足,予人強烈視覺衝擊。最後,可以告訴我們為何「凝視球」是藍色的呢?
昆斯:其實也沒有甚麼特別的原因,這鈷藍色的原料較容易取得,而又帶有強烈的對比反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