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
58 【朱事八卦】 真假大同
59 【天仁囈語】 來一起動手吧!
60 【何必漫談】 尋找許仙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62 戲劇 =「劏」的過程?── 由《爆·蛹》想到的二三事
04 編者的話 Editorial
特輯 Special Feature
10 陳國慧:好的藝評是有承擔的
14 讓我們來談談《低俗喜劇》
現在上映 Now Showing
16 上帝總愛開玩笑 ——《逆光飛翔》
藝人談 Interview
18 窮得只剩下錢 ——《刺痛我》
22 蔡仞姿 最愛跨界藝術
26 饒嵐:識說話就可以唱歌
30 走羊腸小徑的怪異美女—— 訪香港編舞家陳敏兒
專題故事 Feature
34 走進生活 深耕社區校園30 年—— 專訪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及節目經理(教育及外展)陶均雄
創意學堂 Imagination
36 藝術哲學家 —— 何翔宇
展覽全紀錄 Exhibition
38 克林姆與席勒的「愛與死」
40 情牽中國現代藝術《欣於所遇》蘇立文藏展 見證畫家情誼
58 【朱事八卦】 真假大同
59 【天仁囈語】 來一起動手吧!
60 【何必漫談】 尋找許仙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
62 戲劇 =「劏」的過程?── 由《爆·蛹》想到的二三事
香港資深藝術工作者。八○年代開始致力推動香港當代藝術思潮,1985 年於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第一次装置藝術個展。90 年蔡氏取得亞州文化協會藝術家獎赴美,93 年成為澳州昆士蘭藝術館第一届亞太三年展参展藝術家之一,同年亦應邀於德國柏林世界藝術館作個展。蔡氏多年來一直全職任教於大學與大專院校,02 年轉職浸會大學,隨即致力協助浸會大學成立第一所視覺藝術院。
香港資深劇評人。1998 年起於港台報刊發表戲劇評論文章,05 年獲藝術發展局及列斯大學志奮領獎學金前往列斯大學修讀戲劇研究碩士課程。現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 經理,策劃活動包括「藝評寫作導領計劃」(2008-2012)、「童藝同艺:亞洲兒童劇藝研討會」(2010) 及「節與城: 共生的可能與挑戰亞洲交流座談會」(2012)。
饒嵐在廣州開始學習聲樂,其後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深造。1981年,她獲頒獎學金赴德國進修,在奧瑞、拉拿・荷夫曼及賀爾門下學習,從法蘭克福音樂學院畢業並獲發碩士學位。1988年她在慕尼黑音樂學院完成聲樂大師特授學位。在德國留學期間,她贏得維也納的藝術歌曲國際比賽冠軍,並在法蘭克福的德國藝術歌曲國際比賽中獲歌手成就獎。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1991 -1998年曾任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者,1995年獲亞洲文化協會利希慎獎學金赴美交流。1998年與舞者楊惠美創立「雙妹嘜舞蹈劇場」,風格被喻為充滿香港本土情懷,別樹一幟的女子雙人組合。陳氏所編作品除香港以外,曾應邀於紐約、科羅拉多、悉尼、東京、首爾、台北、新加坡、廣州及巴西聖保羅等地演出。
內地藝術家,出生於遼寧,畢業於沈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油畫系,後來卻投入創作裝置藝術。作品曾在中國、德國、法國展出,是備受關注的年輕當代藝術家之一。
他生於1916 年,39 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40 年前往中國從事國際紅十字會的志願工作,並參與考古研究,後認識生物學家吳環,並於43 年結為夫婦。46 年蘇立文回到英國,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習中文,52 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兩年後受聘為新加坡馬來亞大學藝術史講師,創建了該校的藝術博物館。60 年,他重回倫敦,在亞非學院任教。
1987 年,獲中國首屆專業評級授予國家一級指揮。自1997 年 6 月起履任香港中樂團。歷年來獲獎無數,包括新加坡「2001 年文化獎」、香港特別行政區銅紫荊星章、第六屆中國金唱片獎綜合類評委會特別獎(指揮類)、台灣第五十一屆中國文藝獎章(海外文藝獎(音樂))等。閻氏現應聘擔任多間音樂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曾多次於國內外及香港進行演講及教授工作,更為首位華人講者獲邀至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講學。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及其音樂學院訪問學人,並同時擔任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