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朗導演穆罕默德拉穌羅夫的《就算世界與我為敵》(A Man of Integrity)在法國康城影展獲「一種關注」單元大獎,然而他不僅未能出國親身領獎,後來甚至成為階下囚——他的國家視他為敵人,不准他離國,不准他拍片,不准他說話,不准他發聲。拉穌羅夫的電影在國際間屢獲殊榮,卻一部也未曾在孕育他的土地上映。但這一切卻未曾阻止他創作,在長達二十年、不合情理的禁拍令下,他未曾停止過拍攝電影。
今個炎夏,你有沒有一起去「發夢」?前線勇武和理非到不分化不割席你無可能無聽過,一下子學識分辨防護口罩、防護催淚彈、槍聲;面對不同法律程序如何面對,香港人尤如上了一堂深刻的公民課,題目是關於公義和暴力。為不公義與自由去抗爭,不只是在前線;更可能要在獲得民主之後繼續去爭取正義。踏入第九屆的人權紀錄片電影節,今年以「 I Xpress 我敢講」為主題,放映七部來自不同地區、有關表達自由的紀錄片。無論是過去威權時代的不公,或是與前線抗爭者同步參與、紀錄他們的心路歷程,或許我們都是從其他同樣走過漫長抗爭之路的國家之中,獲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