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基德皮沃舞團(KIDD PIVOT)與電動劇團(ELECTRIC COMPANY THEATRE)2015年的舞作《愛與痛的練習曲》Betroffenheit,獲英國勞倫斯‧奧利佛獎 (The Laurence Olivier Award – The Best New Dance Production)2017最佳新舞製作獎,及後在倫敦拍攝成148分鐘的電影。舞團現作世界巡迴演出,舞作有幸能成為今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 (TIFA) 邁向10年的開幕首演,同時亦是亞洲目前唯一的一站。
舞蹈作品不能久存,既不能成書、又不能以影像紀錄所有畫面及感受,只能在舞台上躍動的那一瞬間才成永恆。但在港能讓舞者發展及受眾觀賞當代舞的場地有限,更遑論一次過欣賞亞洲區內的作品。然而2018年初,將舉行一個舞蹈盛事「香港比舞Hong Kong Dance Exchange」,由四地評審選出香港、日本、韓國及台灣共14部當代舞佳作,一連三日於香港大會堂上演連場亞洲「比舞」大會,更有工作坊了解跳舞技巧及座談會,正如策劃是次藝術節的著名編舞家楊春江所言,他所重視的是交流、互動及切磋。這個藝術節不只是舞者,也能讓觀眾深入了解當代舞的技巧和舞蹈在亞洲各地的發展動向。
由聲音掏腰包及ART CAMP TANGO所主辦的Being There 2017主要分成兩部份,其一是於夏天到日本京都府京丹市舉辦藝術家駐留及為期三日兩夜的體驗營;其二就是於日本旅程結束後,香港藝術家將會展示不同形式創作,以回應此行。現時已公布詳情的有Being There 2017第一部份,藝術家駐留及體驗營,而第二部份的藝術家回應則需要到9月才公布。藝術家駐留及體驗營繼2014年後再次舉辦,邀請來自香港及日本的藝術家前往網野町與鄰近城鎮展開兩星期的駐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