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於今日公布29項入圍電影計劃,參與電影人包括多位知名亞洲導演:許秦豪、河瀨直美、寧浩、荻上直子、王兵、易智言等,新晉電影人蔡成杰、陳小娟、Roya SADAT、楊明明;以及9位初次執導長片的新導演。
第19屆HAF將重回3月舉辦,於3月15至17日與第25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同期舉行。是次HAF將繼2020年8月,第二次以網上形式舉行。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困難重重,HAF始終堅持以電影人為先。」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總監王慶鏘表示。「今年將以我們專門為線上會議而預備的平台,供已登記的HAF和FILMART嘉賓直接預約和舉行會議。線上會議平台方便易用,無需下載或另外登入。」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鄰近港鐵石硤尾站,是一所提供工作室單位的藝術村,及設有展覽和表演場地設施的藝術中心。
JCCAC現公開邀請有興趣申請加入JCCAC「租戶候選名單」的藝術家/藝團,遞交租用工作室單位的建議書,供JCCAC考慮。
詳情請到JCCAC網址 (www.jccac.org.hk)「工作室租務」頁,索取「提交建議書須知」和下載「建議書表格」填寫。提交建議書必須親身遞交或郵寄到JCCAC辦事處,截止日期2021年2月19日。租務查詢請聯絡曾小姐 (電話:2319 2175 / 電郵: tsangkw@hkbu.edu.hk
本獎學金設立的首要目的是肯定青少年的視覺藝術創作的能力及成就,建立一個展示及交流的平台,提升學校藝術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
參選資格
[2021年1月12日,香港] 香港管弦樂團(港樂)和香港演藝學院(演藝學院)今天聯合宣布創辦「管弦樂精英訓練計劃」,此乃首個由港樂和演藝學院音樂學院共同管理的項目,獲太古慈善信託基金(「太古基金」)的「信望未來」計劃贊助港幣900萬元,為期三年。計劃由「駐團學員培訓」和「音樂新晉薈萃」組成,旨在為演藝學院音樂學院的畢業生提供專業培訓,促進他們在管弦樂領域的事業發展。獲選參加計劃的學員將透過義工服務,以音樂貢獻社區。
2021年1月13日(香港)─ 定於4月1日開幕的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5),將為期12天舉行至4月12日,並首度以實體與網上混合模式舉行。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總監利雅博表示,本屆電影節既提供大銀幕獨一無二的觀影體驗,並兼顧防疫措施,讓影迷安坐家中,欣賞電影節精選的環球佳作。世界各地影人亦將以不同的方式與影迷會面,在光影世界之中互相連結。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肆虐,令全球大部份電影節在嚴峻的挑戰下被迫取消,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亦不能倖免。今年疫情暫未見消退跡象,我們必須靈活應對,決定以戲院放映與網上串流雙軌並行,相信此模式將為電影節帶來新機遇,擴闊發展空間。」
2020年過去,世紀疫症令全球表演藝術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有見及此,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將於2021年1月18日起連續三星期舉行「疫向未來:在疫情期間思考香港表演藝術的危與機」網上論壇,回顧和梳理香港業界正在面對的表演藝術生態的問題,與前瞻討論未來發展的危與機。
是次論壇雲集多位戲劇、電影、舞蹈、藝術行政界別的資深業界人士,一同探討香港表演藝術於疫情下何去何從。6節論壇中將由25位嘉賓分享他們去年疫情下的演出和行政經驗,以及展望未來表演藝術的發展方向,當中討論的議題包括:防疫政策下的演出策略、網上演出的可能性、獨立表演藝術工作者處境、大型文化活動產業的挑戰、表演藝術場地的政策與配套等。論壇參與嘉賓如下(按筆畫序):
去屆香港國際攝影節以「SEEN & UNSEEN」為主題登場,用意探索於觀看過程當中各自的參考框架(frame of reference),審視自身的觀點與思考形成過程。活動於四至六月間,於時疫及社交距離下尚算完成。經歷這段非常時期,攝影節自覺需有一部紀錄,為未來世代留下這前所未有的一年的點滴面目。《二〇二〇香港國際攝影節展覽選集》遂於此思路底下誕生。
一連十五集藝術教育節目《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透過專家訪問,介紹以明、清時期為主的繪畫作品。節目每集分為不同主題,以分析、欣賞三至六幅作品為主線,輔以畫家背景故事、技巧特色、藝術理論等,並配合簡單動畫,為觀眾呈現視覺美感之餘,亦加深大眾對中國繪畫的認識和了解。
古畫賞析專家包括: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由1月30日至5月8日,逢星期六晚上8時至8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播出。
節目主持:陳靄凝(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生,專修中國書法與繪畫,現職書法老師、美術課程導師及攝影模特兒)
除了全新面貌,還有最新的影片和相片,更有藝術總監和演員們最新的訪問內容。歡迎各位觀眾瀏覽本計劃的全新網站(https://www.hkbarwoymt.com/)。另外,本計劃亦最新開設instagram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hkbarwoymt),追蹤專頁,緊貼計劃最新消息!
香港舞蹈團宣佈於2021年1月1日擢升兩位高級藝術及行政人員:駐團導師謝茵晉升為助理藝術總監,團務及節目經理張婷晉升為節目及教育主管。
駐團導師謝茵晉升為助理藝術總監
現在音樂與海牙的iii (instrument inventors initiative) 合作,在恆常的聲音傳輸計畫外,將於2020121額外支援一位本地藝術家到iii 作藝術及文化交流。獵選的藝術家將會得到iii的支援作研究及/或創作新作品。
你是否熱衷於推動公共空間中的活力?,由市區更新基金贊助,香港藝術中心籌辦的「路過北角」項目將於2021年1月中旬進行創意設計方案徵集。秉持著以啟發社區居民對公共空間未來用途的思考和設計為願景和進一步推動社區的參與,誠邀各路人馬組成小隊,構想融合以社區居民為本、地方質素和改善社區空間的設計方案,共同轉化北角的休憩處和公共空間,成為富有特色和讓彼此互動交流的平台。獲甄選的設計方案將有機會取得資助實現構思,並於2021年9月份路過藝術節中展示!
截止申請日期: 22/02/2021
三場不同主題的分享,不在於為當代演出下一些定義,在於提供一些切入點去思考、討論現今表演的可能與不可能。現場講座已經圓滿結束,每講的精華片段現已上線。
演出,
不一定可以分類為戲劇、或舞蹈、或音樂之類; 不一定有敘事、有故事、有角色、有動作、有表演者; 不一定在劇場、在美術館; 不一定真實、不一定共同經驗、不一定看得見。
無論如何,當代演出都在要求觀眾更主動參與,安坐席上與否,腦袋、感官都需要更活躍運作,在陌生的體驗中自我發問。
策劃團隊:黎蘊賢、黃大徽(客席)、賴閃芳(客席)
粵語主講 節目詳情: https://bit.ly/3mpNwAV